3. SLP系統(tǒng)布局設計
3.1. 布局問題5要素:PQRST
3.1.1. PQRST與精益的結合點
3.1.2. 布局目標規(guī)劃
◇ 工具分享:產量-數(shù)量資料表的運用
3.1.3. 布局實施的其他基本輸入
3.1.4. 現(xiàn)狀數(shù)據的分析與處理
◇ 案例分享:某裝備公司倉儲功能區(qū)數(shù)據分析
◇ 案例分享:某公司產能設計規(guī)劃分析過程
3.2. 布局設計的4個階段
3.2.1. 位置選擇
3.2.2. 總體規(guī)劃
3.2.3. 詳細布置
3.2.4. 布局實施
3.3. 布局設計的三項核心內容:相互關系、面積、調整
3.4. 系統(tǒng)布局實施9步法
3.4.1. 物流規(guī)劃與設計
I. SHA系統(tǒng)搬運設計
II. 產品工序流程圖分析方法
◇ 案例分享:某公司產品工序流程圖分析帶來的布局大變化
3.4.2. 各作業(yè)單位相互關系
I. 相互關系圖表(魚鱗圖)的運用
II. 相互關系依據
3.4.3. 相互關系圖解
I. 相互關系圖解
◇ 案例分享:相互關系圖的實際運用
3.4.4. 面積核算
I. 基于產能的設備數(shù)量與面積核算
II. 轉換法
III. 標準面積法
IV. 概略布置法
V. 指標趨勢及延伸法
◇ 課堂演練:某生產工廠功能區(qū)面積核算
◇ 案例分享:不同制造形態(tài)的設備產能核算方法
3.4.5. 可用面積確認
I. 可用面積的基本關注點:總量、區(qū)域狀態(tài)、面積適用性
II. 面積平衡圖分析
◇ 案例分享:設備調整對布局的影響
3.4.6. 面積相關圖解
I. 面積相關圖解的繪制
II. 單元面積樣塊法
III. 設備端的布局改善機會
◇ 案例分享:設備調整對布局的影響
3.4.7. 布局修正因素
I. 從精益角度思考的設計因素
II. 通常需修正的影響內容
III. 設施設備的選擇考量
IV. 基于SHA的倉儲與物流設計
V. 其他修正因素
◇ 案例:震動、噪音、煙塵等的考量對策
3.4.8. 實際條件制約
I. 實際條件的掌握要點
3.4.9. 方案編制與評價
I. 布局圖的繪制
II. 布局實施模擬
III. 布局方案的編制
IV. 布局評估要素的權重設計與分析
V. 成本分析
◇ 案例分享:布局方案成本核算
VI. 方案實施規(guī)劃
4. 精益生產線建線設計
4.1. 精益生產線設計基本步驟
4.1.1. 生產線前期調查
4.1.2. 基本建線資料分析
4.1.3. 建線方案設計
4.1.4. 建線資源實施
4.1.5. 建線改善課題
4.1.6. 建線改善總結
◇ 案例分享:生產線設計基本步驟解讀
4.2. 精益生產線設計的16大要素及其案例
4.2.1. 基于產品族設計
4.2.2. 單件流功能設計
4.2.3. 設備與作業(yè)區(qū)相鄰近
4.2.4. 產品從右向左流動
4.2.5. 操作過程或物流間沒有障礙
4.2.6. 水蜘蛛外部配送
4.2.7. 設備尺寸大小正確
4.2.8. ……
4.3. 生產線平衡
4.3.1. 生產線平衡的目的
4.3.2. 生產線平衡的幾個因素
I. 節(jié)拍時間---TAKT Time
II. 網絡活動圖---AOV
III. 生產周期時間---CT
IV. 理論工位數(shù)
4.3.3. 生產線平衡改善實例
I. 消除生產流程中的瓶頸
II. 在線作業(yè)轉化為離線作業(yè)
◇ 案例:一個為期4個月的生產線建線項目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