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-> 管理文庫

由可樂的趣味用途看銷售

    很多人都喜歡可樂,因為它不僅好喝,而且還會引發(fā)情感的快樂。

    因為無論是可口還是百事他們已經給品牌注入了情感的因素。


    但說到可樂就不得不說到可樂還有個用途:

    勸酒!

    某日跟幾個朋友吃飯喝酒。

    一君一坐下來就提出:堅決不喝酒。

    細問原因,原來近日要和老婆完成造子計劃。

    為了優(yōu)生,老婆下了嚴令。

    要是喝酒,罰一個月家務。

    偏偏桌上有一個哥們,特好勸酒,如果酒桌上有一人不喝酒,他就不痛快。

    可是左勸又勸,那位說不喝酒的老兄就是雷打不動,酒不沾唇。

    勸酒的老兄直著急。

    待到不喝酒的老兄去衛(wèi)生間的間隙,我才知道,原來勸酒的老兄和酒桌上的另一個哥們打了賭,如果能讓所有人都喝,就有那個哥們買單,否則就勸酒的老兄就得破費。

    我聽后,嘻嘻一笑,說到我有辦法。

    勸酒的老兄說,你要是想出好辦法,讓他喝酒,喝完請大伙去錢柜飚歌!

    于是我就告訴他這般這般――――

    等不喝酒的哥們回座后,勸酒的老兄就說了,

    你不喝酒我們體諒你,特殊原因特殊對待嗎!

    (先減輕其壓力,讓其放松警惕)

    但是,今天這么多哥們難得一聚,不喝酒總的有點表示吧?

    不喝酒的哥們忙說道:那我就以茶代酒唄!

    勸酒兄不依不饒:那哪行,茶熱又不能干,怎么也得找個像酒的。

    (說像酒,不喝酒的哥們心態(tài)就更放松了,反正不喝酒就行)

    于是,不喝酒的哥們說:那你說吧,我喝什么?

    勸酒兄:喝飲料吧,這樣有氣氛,可以和我們一塊干,要是喝酒的話,考慮你是特殊情況,你就喝一杯就行。但是要喝飲料,必須我們干多少啤酒,你就得干多少飲料。

    (我們知道飲料尤其果汁還真就喝不太多,能喝7、8瓶啤酒的人,他還真就喝不了這么多飲料,因為啤酒利尿,下去得快)

    不喝酒的哥們,笑了笑說,算你狠,我喝飲料奉陪!

    于是勸酒的老兄叫了三大瓶可樂,不喝酒的哥們給自己到倒上后,連忙要給其他人倒,說:這么多我怎么喝得完,每個人來點。

    結果,所有弟兄都躲,而且還說,這玩藝具有殺精的功能,是男人的毒藥。

 
   這位老兄聽完,一臉驚駭,忙問,真的假的?

    我們說,當然是真的了,哈佛醫(yī)學院的學者做過的研究??!

    這位老兄忙說,靠,那我不喝了,指著勸酒老兄罵,賤人,給我換個別的飲料。

    勸酒老兄說道:不換,一杯啤酒or三瓶可樂,你自己選,

    經過苦苦思索,加上我們的一些話術:

    可以說能展現出一點銷售的感覺:)

    一杯啤酒沒什么大礙;

    三瓶可樂得殺多少小蝌蚪啊。

    (永遠給客戶一個對比,拿出一個東西和你的產品比較,扔個顧客一個二選一,限定他的選擇范圍,就很容易達到非此即彼的效果)

    一瓶啤酒喝完沒什么反應,用茶漱漱口,在吃個口香糖,根本聞不出味。

    (減輕顧客的后顧之憂,降低他的購買風險)

    難得大伙一聚,在一塊就要高高興興的,用一杯酒跟大家happy一下,下次說不上何時才能聚。你意思一下,大伙都盡興。(強調這種快樂)

    喝這么多可樂比這杯酒可危害多了(加強痛苦)

    一杯酒能影響造子,也太小瞧我們阿順了,阿順上學時可是海量啊,也是我們班的酒仙啊。

    (帶個高帽子,努力烘托顧客,讓他成為主角和決定者,營造快樂的消費體驗)

    最終,我們的阿順同志沒有經得住其老婆對他的考驗,背叛了諾言,背叛了革命,喝了一杯,之后又因為高興,多喝了兩瓶:)

    這個生活中的小事例,告訴我們銷售人員一個道理,有時不要讓顧客思緒無疆,你要給他一個特定的范圍,明確的可比對象,讓他掉入非此即彼的“選擇陷阱”。

    這時候,銷售可能就成功了一半。

作者: 佚名 ;資料來源: 價值中國 作者:榮振環(huán) ;錄入時間: 2008年1月20日

銷售銷售團隊,銷售人員,銷售經理,銷售管理,銷售技巧,銷售技能...


  • 銷售團隊
  • 電話營銷
  • 數據分析
  • 銷售精英
  • 銷售技巧
  • 銷售技能
  • 大客戶營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