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公司省錢
很多公司都認識到,要想贏利,如何買東西和如何賣產(chǎn)品同樣重要。他們不只是削減成本,而且對成本進行管理。他們控制辦公費用;利用高技術設備提高生產(chǎn)率;精減管理機構;巧妙降低旅行經(jīng)費;談判時寸土必爭;讓每一筆錢發(fā)揮最大效用。
員工引路
員工的建議里總有許多出人意料的好點子,而且往往只有行家里手才能想得出來。這些點子單個看上去微不足道,積少成多就能省下大筆錢。
例如,國際商用機器公司(IBM)的一位員工設計了一種工具,用來在自己公司生產(chǎn)特殊的電腦接線。在此之前,要以每件5美元的價格從其它公司購買這種產(chǎn)品,現(xiàn)在只花幾美分就可以自己生產(chǎn)。這一設計第一年就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省下了1400萬美元。
努力建立和保持嚴格的員工建議體制。光設建議箱遠遠不夠,要征集具體一降低成本的點子,而不是泛泛的建議。把有關費用的情況告訴員工能起到鼓勵作用。
如果建議被采納,就要獎勵提建議的人,而且一定要大張旗鼓地進行。不管點子是好是壞,對一條建議都要盡快反饋。這樣才能讓員工知道你看重他們的建議。
節(jié)省旅行開支
不管公司是大是小,有兩個簡單步驟能做到立刻省下大筆旅行開支:與一個業(yè)績好的旅行社合作,把所有的旅行活動都交給他們安排。這樣的旅行社能幫助你公司管理旅行開支,找出節(jié)省開支的途徑。他們就好象是專門從旅行費、交際費中省錢的警犬,能從一大堆航空公司里挑出最好的價錢,拿到最佳的酒店折扣,聯(lián)系到最實惠的租車服務。
與商務客戶打交道多的公司,每月都會提交你公司的旅行開支情況以及如何節(jié)省開支的分析。他們會把當月的公布票價和酒店房價與你公司的開支進行比較,便于隨時查驗旅行開支。
自己維修
培訓幾個員工,讓他們學會修理電腦。修理費只是你能省下的錢的一小部分。由故障導致的停工和運輸費都得花一大筆錢,而最破費又最危險的,莫過于把機器打包。送給零售商或服務中心修理。你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背后到底干了些什么,所謂"修理"往往只是和另一臺機器換個零件。可能計算機根本就沒壞,而你被愚弄了。
用二手貨
如果不介意的話,那么使用拼拼湊湊、從舊貨堆里挑出來的家具和裝飾,也能省些錢。這樣,裝修辦公室花上500塊錢可能就夠了,而同樣的東西,新的也許得花五倍的價錢。
當然,如果你公司很專業(yè)化,而且想給顧客留下深刻印象,這招就不靈了。不過,如果對你而言,錢裝在自家口袋里比變成壁紙貼在墻上更有價值,你就可以這么辦。
留意當?shù)貓蠹埳瞎厩灞P或拍賣的消息。買之前要先了解你感興趣的東西新的要多少錢。在現(xiàn)場,不要被誤導。認準什么價錢最合理。不要多花一分錢。
Dell Computers計算機公司從小公司起家,成長為大公司,擁有10億資產(chǎn)。為了避免辦公費用膨脹,這家公司只買二手家具。
舊機新用
計算機確實壽命有限,但許多公司沒等它們壽終正寢,就把它們淘汰了,因此浪費了大把鈔票。其實有不少辦法能讓這些老馬再多服役幾年。
比如說,多裝內(nèi)存條或硬盤可以擴大存儲容量;配上加速板就能運行新的、更高級的軟件;裝了調(diào)制解調(diào)器、高性能顯示器或磁盤驅(qū)動器,計算機的功能就會更多。
本地的計算機商就能幫你給計算機升級。要是你有興趣自己修修補補(或聘人來干),那么可以讀點這方面的書和雜志。雖然不是只有專家才能挖掘出老機器的新價值,這個方法對那些有計算機恐慌癥的人還是沒有什么用處。
打破辦公用品壟斷供應
在購買辦公用品時,很多方面都能造成浪費。一個能說會道的推銷員,能讓你買下根本用不著的東西;有些人總是花高價一點一點買東西;或者等到辦公必需品用光了,才急急忙忙去訂,還得為加急多付錢;要么就是在購貨時,從不貨比三家。
控制辦公用品開支,需要建立一個簡單的系統(tǒng),用以掌握公司的采購和存貨情況,列出常用物品清單以及應該保持的存貨量。固定從一個地方進貨,這樣就可以享受整量折扣。另外,應指定專人負責所有的訂貨。
設計一種公司內(nèi)部使用的領料單。低值、易耗的物品一次訂完全年的用量,因為大量訂貨既能降低價格,還能避免反復訂貨。對季節(jié)性訂貨(如節(jié)日賀卡)應提早做好計劃,以便爭取到最好的價格。
物資要存放在一個地方,散裝的貨物應加鎖。每份訂貨單都要按類別留底,貨到以后再逐項核對。
使用購物單
購物單是成本控制所不可缺少的。注意成本控制的公司,很少有不用購物單購貨的。但也有很多公司,特別是發(fā)展迅速的公司,常常將其視為多余的手續(xù)。應該購買標準的購物單,以誰有權使用要有嚴格的規(guī)定。
手續(xù)是多起來了,但本質(zhì)不同。實行購物單制度有助于在一個地方購物、由一個人掌握開支。不要讓部門或個人自己去采購,那是效率極低的做法。
做存貨恐懼狂
把存貨看做是放在貨架上或倉庫里的死錢,什么用場都派不了。存放這些過剩。滯銷、過時的貨物,其成本不僅包括儲存費,還有保險費和稅款。而庫存占用的資金無法對企業(yè)發(fā)展起任何有益的作用。
要管好庫存,首先要有完整的記錄,沒有必要的信息,庫存管理就是一句空話。經(jīng)常清點存貨,每季度一次或每月一次。這樣做既能防止順手牽羊,也使你對手頭有什么存貨心中有數(shù),從而做到減少庫存、降低成本。
計算自己的存貨周轉(zhuǎn)次數(shù),并把它與同行的平均水平相比較:
存貨周轉(zhuǎn)次數(shù)=年售出貨物總成本/平均貨品金額。
比方說,如果當年賣出貨物的總成本是100萬美元,而貨品平均金額為25萬美元,那么存貨周轉(zhuǎn)率就是4.也就是說,每年每批存貨賣了或使用了4次。
提高談判技能
作為一個企業(yè)家,你會同各種各樣的供應商、專家、業(yè)主、顧客以及潛在客戶談判。提高談判技能就意味著提前幾年為企業(yè)省錢。談判最基本的原則是:如果不張口提要求,你就什么也得不到。因此,一定要學會提要求。
但注意避免情緒化,討價還價不見得需要劍拔弩張。一定讓對方先開價。除非對方要求,否則不要主動提價或壓價。事先就要想好哪些方面可以讓步,,哪些方面要據(jù)理力爭。還要盡早打聽清楚談判對手是否有權作主。
清理做廢表格
更新表格,丟掉過時的表格,或?qū)追N表格合并,可以省下不少經(jīng)費。如果你經(jīng)營的業(yè)務是"表格密集型",那么需要每年清理表格,看看哪些該丟掉了?哪些可以合并?向員工、顧客、客戶、供應商,以及所有使用這些表格的人請教。他們才是知道哪里可以進行簡化(當然也就是節(jié)省開支)的人。
不合格的表格在三個方面浪費錢:員工工花時間改正表格里的錯誤,或者索要表格里遺漏的信息。他們的時間要花錢。如果表格上信息不全,還要打電話或?qū)懶湃ニ饕@也得花錢。無論是填表人還是讀表人,如果有問題不清楚,也得打電話問個明白,又增加一筆開支。而且用廢的表格還得不斷重印來補充。
盡快收帳
收帳想要快,出貨單最重要。出貨單要簡明扼要,條款清楚,標的明確。要寫明支票付往何家公司。好的出貨單能起到鼓勵對方迅速付清帳款的作用,它不僅寫明拖延付款的罰金,而且也說明提前付款的折扣。
對過期欠款,要盡快打電話催收。打電話能給人以緊迫感,還可以讓你迅速了解對方的態(tài)度。不必對打電話表示內(nèi)疚,因為你完全有權要回自己的錢。打完電話還應該寫封信確認電話內(nèi)容。
對付款迅速的公司應當有所獎勵。如果對方在10至15天內(nèi)付清欠款,可以給他們1%到3%的折扣,這一招往往很靈。
文章熱詞: 企業(yè)管理
作者:佚名;資料來源:企業(yè)管理;發(fā)布用戶:chenz;發(fā)布時間:2007-12-27;